2010/6/26 9:45:00 浏览:833 来源:济南家教网
作家池莉在其新书《来吧,孩子》中叙述了女儿亦池的成长经历。 19岁的亦池依靠自己的能力,考上了英国名校,而在母亲池莉看来,女儿温良的品质和丰盈的内心更值得欣慰和骄傲。《?望东方周刊》第19期刊登该刊记者孙轶玮对池莉的专访,希望以此能够传达给更多中国父母一些心声。摘登如下。
《?望东方周刊》:你觉得著名作家的身份对你成为现在这样一个成功母亲有影响吗?
池莉:我其实是一个跟整个社会不太协调的母亲。就像书里写到的那样,在孩子的事情上,我会和很多母亲一样遇到同样无措和无奈的问题。
从亦池出生开始,我就似乎总跟不上社会的“主流”教育观念,也偏执于自己的想法。包括后来亦池念书了,我十分不赞同她的学校的教育思路。记得有一次开家长会,老师直接对着一屋子的学生说,“考不上清华北大你们就可以去跳楼了”!我和女儿都坚决不认同这样的教育制度,所以,她后来自己提出要去英国的C.C中学念书,“以她的条件去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并且都是她自己一个人做完了全部的事。
《?望东方周刊》:你觉得中国教育的致命问题是什么?
池莉:我想说一个在美国幼儿园里非常著名的故事。老师告诉一个5岁的孩子,明天将获得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生日礼物。孩子在期待中获得了1条漂亮的项链,打开项链上的鸡心坠子,里面镶嵌着一块小镜子,老师说,你看到了么?他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礼物。
在一些国家的教育中,他们极其看重孩子的个性,他们会告诉每个孩子,你是唯一的,是独一无二的,是最宝贵的。而中国恰恰相反,总是说,你要和谁谁谁一样优秀,你不如谁谁谁,谁谁谁比你好,永远在一种比较中走向最终的大同。教育最终也成为了一种炫耀。
《?望东方周刊》:假设你有足够的权力可以改变现行教育制度中的一个问题,你会对哪个问题做出改革?
池莉:我想会回到原点:首先要求把我们的孩子当作一个人。
一个人就是一个个人,是世界上的唯一。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特点和天分,不管他(她)是否天资聪慧也不管考试成绩是否前三名,我们都给予他(她)与所有孩子同样的珍爱和重视,让他(她)呈现和发挥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望东方周刊》:从亦池身上,你发现国内教育和国外一些先进的教育模式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池莉:他们也注重课本的学习,,也有应试要求,名校也按成绩录取甚至还有严格的留级和除名制度,但首先他们能够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人,而不是实现名利需求的工具。他们首先要求学生成熟地对待他人和事物,首先学会善解人意和懂得和谐,每个孩子的首要目标是成就自己最好的一面??而不是分数。
《?望东方周刊》:有读者说看了你的书,虽然也很想让自己的孩子快乐地成长,可她不会选择像你一样去教育孩子。因为普通人没法像你一样,女儿万一考不上重点中学,可以“向市长要一个批条”,“大不了母女俩开一个餐馆”。她们没有护身符,虽然也希望孩子能快乐幸福,却又绝对输不起。
所以,如果你不是现在的池莉,而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没有足够的社会关系可以去动用,你还会有足够的勇气和动力来这样教育女儿吗?
池莉:我觉得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对孩子的教育思想与我是一个什么人没有关系。从孩子来到的最初一刻开始,我已经摆脱了笼罩着社会和大众的教育思维方式:我已经知道跟随社会大众方式教育孩子,肯定输多赢少。
有些人觉得只有读了好学校才会有份体面的工作。什么样的工作“体面”还是“不体面”,其实都是国人自己用一些莫名的心态去界定划分出来的。
我举一个例子:失物招领处的接待人员,我们很多人会觉得这个工作一点也不“体面”,伦敦失物招领处有一个世界知名的工作人员,叫玛琳,她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 34年。可以一眼看穿认领失物的人是不是真的失主,甚至是丢了什么。她出色的工作获得了英国的皇室勋章,而她工作的场所已经成为伦敦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天都会有游客去看望和赞美玛琳。玛琳自己也表示,自己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工作。
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而我们的教育方式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却还停留在念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赚大钱,买车买房这种炫耀型幸福上,这是一种不踏实,也不长远的幸福感。个人获得幸福感很重要一点是:符合你个性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