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教资讯 济南

孩子头脑中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

2011/1/10 8:59:00 浏览:797 来源:济南家教网

 在孩子解题的过程中,信息或知识在孩子头脑中呈现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而这些呈现方式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经过训练的,而是自发的、偶然的。一个孩子一旦养成不当的知识呈现方式,很可能长期在这一学科的学习上显得很吃力、表现的很笨拙。一旦孩子本人在学习中思维顿悟次数减少,失败感增加,便会产生情绪上的消极效应,从此不爱上学或不喜欢某一学科等等。接下来便是一种恶性循环的知识发展状态,即越是不能顿悟的学科领域,越不喜欢或厌烦、恐惧、焦虑等,越是伴随消极情绪的学科或问题领域,个体检索知识、吸收知识的过程越容易受阻,因而导致其在某个领域越表现出所谓“缺乏智力细胞”的现象。每个孩子的家长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身上附带这样的病状。


  在促进学习能力发展时,关键是要把知识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处理好,即在大脑中把新学习的知识组合好、搭配好……,然后存放到长时记忆当中去。这样,这些知识就容易记忆、理解和被应用于下次学习中去吸收别的知识,在思维时就容易被提娶应用于其他新知识等。

  对待学习,不能仅凭足够数量的知识来保证有良好的悟性,还须使这些知识在大脑中进行合理的呈现、加工处理,才能保证顿悟思维顺利进行。因此,解决问题时促进顿悟的知识或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可以被看成是知识在短时记忆中的同时、整体、合理呈现方式。呈现得当就容易顿悟,否则不容易顿悟。


  顿悟需要个体将最初分离出的信息组合成一体,即与孩子对解决该问题所需知识在大脑中整体呈现清晰,完全是同一现象,本质相同。可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中的信息是怎样在大脑中呈现的:“假定你和我有同样数量的钱,我必须给你多少才使你比我多10元?”


  这并不是一道真正的难题,但却是一道容易想当然算错的题,总是有很多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给10元。答题者没有产生顿悟,因为他没有认真对这道题的整体问题情境进行处理,把它看得过于容易了。正确运算此题的人一般会预感到这是一道有陷阱的问题,所以稍停顿一下之后,认真呈现问题情境的有关细节以后才恍然大悟,回答:给5元便可以了。在停顿期间他做了什么?他必须在当前信息基础上,再提取一个问题情境细节予以组合呈现,即把“你和我有同样数量的钱”,“我必须给你多少”,“使你比我多10元”等,与另外一个问题情境的细节??当“我”给了“你”5元的时候,不仅“你”多了5元,而且同时“我”又少了5元,把一多一少组合起来加以整体呈现,就显露出新的意义:“我给对方5元时,已经比对方少了10元。”这个组合思维过程的实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解决该问题所需知识整体呈现的过程。而错解此题者,便是误把部分信息当作整体信息进行呈现者。


  可以看到,组合后的信息可能和其部分相似,也可能完全不同。这时就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是相关的、如何将相关信息组合在一起。例如,律师知道如何将案件的相关事实配合起来打赢这场官司;医生或心理治疗家应该能推测如何将各种不同的症状结合起来确定病人属于哪种综合征。


  从散乱的表面现象中看到相似事物或知识间的共同本质属性并得出概念、科学分类、总结共同规律,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任何人的发明和创新,都是要有一个异中见同的思维过程,鲁班发明锯子,看到了草叶与锯子之间的边缘齿状结构的相似性;邓禄普发明轮胎,看到了水管与轮胎之间的相似性等等。学习也是如此,需要孩子学会对被组合知识或信息之间的相似性进行创新思维,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从整体上把握各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可以这样说,依据知识的相似性特征,通过在大脑中组合某些知识信息,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普遍思维方式,也是整体呈现问题情境产生顿悟的必不可少的思维过程或信息加工方式。正如《学习的革命》一书的作者珍妮特•沃斯所说的那样:“一个新想法是旧的成分的新组合。……没有新的成分,只有新的组合”;“因为一个想法是旧的成分的新组合,所以最杰出的创意总是专心于新的组合。”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2024  济南家教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8005554号-13
鲁公网安备37060202001724号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和网友上传,版权归原创作者和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首页

教员库

学员库

联系我们

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