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6/4 9:11:00 浏览:650 来源:济南家教网
这里所说的家长教育不是像师生关系般“教”家长一套称职父母的法则,而是支援家长全面参与孩子的成长。家长教育的目的是:
1.让家长更能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
2.让家长更“善”于与子女沟通。
3.让家长更“勇”于承担为人父母的责任,面对青少年成长的种种问题。
4.让家长更“敢”于为子女的成长,全面参与教育事务。
简单来说,就是要使家长都能有心有力地担当为人父母的角色。
据一项研究发现,年幼子女(0~5岁)的家长较关注的儿童问题主要是烦躁不安的情绪和行为及不良习惯的形成。而学龄儿童(5~15岁)的家长遇到的主要问题则是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学习问题。这一结果显示,家长教育必须紧扣子女的学习及成长的需要,结合对学习过程及学习意义的了解,才能解决家长最关切的问题。
同时研究发现:家长课程应多元化及地区化,若课程不能配合地区需要,便会浪费资源。此外,在执行上也要有系统地规划如何让处于弱势的家长得到支援。
研究结果还显示,学校是推动家长教育的理想地点。而现实是,教师并未做好充分准备,因而尚不适合作为家长教育的培训导师。建议学校应作为家长教育的基地,教师和社会工作者需真诚合作,共同肩负以学校为基础的家长教育工作。
在学校层面,校长及教师的培训对促进家长教育及改善家长参与均十分重要。由于现在教师的工作量十分沉重,校内需要协调家校合作,以推动整体性的家长教育及家长参与的模式。
除学校外,亦应鼓励社工界、教育界和医学界的联系,并成立地区层面的家长学习中心。家长学习中心是家长汇聚的中心,政府提供资助成立家长学习中心,目的是为区内家长提供各种资料、资源、服务及不同种类的家长教育课程,以迎合地区家长的需要,为家长建立自强的支援网络。
1995年的“国际家长教育会议”曾达成共识,认为家长教育工作者有三大类:1.一些经常接触孩子及家长的专业人士,例如教师、社会工作者、医护人员、心理学家;2.一些家长教育的专家,例如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工作者等;3.一些家长领袖,例如一些愿意担任义务工作的家长或家长组织的领导者。